前言:
倉頡輸入法,是由朱邦復先生在 1976 年所發明的輸入法。
它是一種拆字輸入法,也就是您只要知道字的大概形狀,就可以把字打出來。
而發明人朱邦復先生為了促進中文的發展,在 1982 年決定放棄倉頡輸入法的版權,
也使得倉頡輸入法成為僅次於注音輸入法,在華人社會中最普及的輸入法。
在大中華地區(中、港、台)的電腦裡,大概很少會遇到找不到倉頡輸入法的吧?
朱邦復先生放棄了他研究整整了 6 年才發明的倉頡輸入法的版權,
同時也(很笨的)放棄了名利雙收的機會,
雖被譽為『中文電腦之父』,
但是據說他的生活一直蠻拮据的。
杜甫.「夢李白」:『千秋萬世名,寂寞身後事』,
難道這就是 Free Software 的宿命嗎?
我覺得這蠻值得您我深思的。
回歸正題!
筆者的工作地點有過一台 20 多年前的 NEC 老舊機器,
好像是 286 電腦,單色螢幕,
用的是 ?" 的磁碟片,(Size 比 1.2M 的磁碟片還大很多... 從小到大第一次看過)
可以說是山頂洞人在使用的電腦系統。
而在上面跑的中文就是搭配倉頡輸入法...
那時的所受到的震撼可非筆墨所能形容!
展望:
首先,由於螢火飛大哥的辛勞貢獻,
在 GNU/Linux 下我們終於有了 Unicode 的中文輸入程式 - XCIN 了。
而它所第一個支援的就是倉頡輸入法。
再來,不僅僅是繁體中文字,
就連『円』、『峠』、『凧』等日文字,
或是『华』『坛』『区』等簡體中文字,
或是『冇』『乜』『搵』等香港文字,
全部都可以用倉頡的 Unicode 輸入法打出來。
這全是因為倉頡輸入法是一種『拆字』輸入法,
而這也是注音輸入法所辨不到的地方。
呀!對了!『賈詡』『張郃』『許褚』『荀彧』『楊阜』『夏侯惇』要怎麼唸呢?
這時就可以看出倉頡輸入法最具優勢的地方了。
另外,XCIN 裡的倉頡輸入法也支援像是『弓人竹?人』或是『弓人*人』這種模糊的輸入搜尋,
這樣子在不知道該怎麼拆碼時就很方便了。
而要學會倉頡輸入法一定要背拆碼字根!
但還好,倉頡輸入法的字根少,且邏輯性非常強,所以很好記,所有的字的拆碼都有它的邏輯在!
反觀其它的拆字輸入法,字根多兩倍、但邏輯性卻又不夠強,所以反而不好背。有的拆碼根本無法理解其邏輯的只好死背。
這也顯示出當年朱邦復先生所發明的倉頡拆碼是可以經得起歷史的嚴酷考驗的!
並且倉頡輸入法裡拆碼相同的字不多,
所以輸入的速度可以非常快。
在速度上,以前倉頡輸入法一直是榜首,
但是最近是被嘸蝦米、大易等給擠下來了。
不過它還是一種非常快的輸入法倒是無庸置疑的。
(聽說一般水準是在練習兩個星期之後就可以達到一分鐘 20 個字以上。)
註:打字要打得快,『背』、『死記』、『快捷碼』是要訣。
倉頡輸入法的拆碼要想上一想,又沒有『快捷碼』,所以速度就快不起來了...
不過倉頡輸入法有一個缺點:它的鍵盤排列和英文鍵盤的排列不太有關聯,
所以倉頡輸入法要打得快就要記中、英文共兩套的鍵盤排列,
有些人會吃不消吧?
註:有數據說,台灣的使用者有 63% 是使用注音輸入法,
有 18% 是使用倉頡輸入法。也就是 5 個人裡大概就有一個人會,
如此看來,會倉頡輸入法的人應該算蠻多的。
還有過小的小朋友在沒有完全學會中文字的筆劃順序之前,
最好不要學倉頡輸入法。畢竟『車』≠『十田十』呀!
教學:
倉頡輸入法把一個中文字分為上下、左右、內外這兩個部份。
比如說:『盍』就分成了上下的『去』、『皿』兩字。
『嗑』就分成了左右的『口』、『盍』兩字。
『圔』就分成了內外的『⼞』、『盍』兩字。
而『口』、『去』『皿』等字則視為一個整體。
註:在倉頡輸入法的術語裡,以圔為例,『⼞』就是字首,『盍』是字身。
練習:『花』=(分為上下),『艹』+『化』→『艹』+『亻』+『匕』
『好』=(分為左右),『女』+『子』
『月』=(視為整體),『月』
『圓』=(分為內外),『⼞』+『員』→『⼞』+『口』+『貝』
很簡單吧?
接下來的是要背好拆碼的字根。請參考以下連結:
http://www.chinesecj.com/newlearncj/cj5/cj4.php
http://www.chinesecj.com/newlearncj/cj5/cj4a.php
好了,字分割完畢後,也背好了拆碼字根,則拆碼的原則如下:
視為整體者,只取『前三碼、後一碼』。不過這種字很少。
例:『九』,視為整體,所以拆碼為『ナ』+『⺄』,就像在寫字一樣。
『重』,視為整體,所以拆碼為『ノ』+『十』+『田』+『土』,就像在寫字一樣。
『天』,視為整體,所以拆碼為『一』+『大』,就像在寫字一樣。
分為兩個部份者,第一部份(字首)取『前後兩碼』,第二部份(字身)取三碼。
如果第二部份可以再分割時,就只分割為兩部份,並且取其『前兩碼、後一碼』;
但這時如果其中的第一部份只能取一碼,則取『前一碼、後兩碼』。
例:『哭』,分為上下兩個部份,所以拆碼為『吅』『犬』→『口』『口』+『』『大』。
『泣』,分為左右兩個部份,所以拆碼為『氵』『立』→『氵』+『』『䒑』。
『的』,分為左右兩個部份,所以拆碼為『白』『勺』→『ノ』『日』+『』『』。
『駱』,分為左右兩個部份,所以拆碼為『馬』『各』→『⼕』『…』『灬』+『ノ』『又』『口』。
『駝』,分為左右兩個部份,所以拆碼為『馬』『它』→『⼕』『…』『灬』+『』『匕』。
註:『…』表示省略不取碼。
如果有某個筆劃是被『包』起來,且是最後一碼時,則只取外面那個碼。
像是『⺇』、『⼐』、『』、『』、『』都是常見的,可以包住別人的字碼。
例:『霑』,拆碼為『雨』『沾』→『一』『…』『』(而不是『一』『…』『⺀』)+『氵』『卜』『口』。
『濡』,拆碼為『氵』『需』→『氵』+『一』『…』『』+『…』『』(而不是『…』『丨』)。
基本上倉頡輸入法就這麼簡單,
討厭的只有拆碼字根不是很好背而己。
使用以上規則,可以拆上 90% 以上的字!
那剩下的例外有:
簡碼:(多為部首)
虍→『卜』『心』
門→『日』『弓』
隹→『人』『土』
鬥→『中』『弓』
鬼→『竹』『戈』
視為一體者:(複合字)
麻,如:『魔』→取『戈』『木』+『鬼』
厭,如:『魘』→取『戈』『大』+『鬼』
辰,如:『唇』→取『一』『女』+『口』
羽,如:『羾』→取『尸』『一』+『工』
,如:『畿』→取『女』『戈』+『田』
難拆的特例,就用『難』代替。如:
『臼』:『ノ』『難』
『兼』:『䒑』『難』『ハ』
『姊』:『女』『丨』『難』『ノ』
『齊』:『』『難』
『淵』:『氵』『丨』『難』『丨』
『身』:『ノ』『難』『ノ』
『鹿』:『⼴』『難』『匕』
『廌』:『⼴』『難』『灬』
『黽』:『口』『難』『し』
『慶』:『⼴』『難』『又』
『龜』:『』『難』『し』
倉頡輸入法就就這樣子大概講解完畢了,
剩下的部份只好多多練習,
一個星期內我想應該就可以十分熟練了。
參考資料:
朱邦復工作室
倉頡之友 。馬來西亞
倉頡教學網
倉頡查詢
順便慶祝一下個人的灌水第 800 篇。
問:第 800 篇... 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答:沒有。只是一時心血來潮罷了。